【中国国际啤酒网】当地时间11月6日,嘉士伯研究所宣布:“我们在大麦基因组中发现了一种蛋白质因子(GIANT1),它能够强烈响应高温、干旱和盐分等极端环境压力。” 研究团队解释说:“这种基因能够帮助植物细胞维持稳定的蛋白质结构,即使在高温或干旱等压力下也能继续进行光合作用。”
这项研究旨在应对气候变化导致的作物减产问题。随着全球平均气温上升,过去十年间,小麦、大麦和玉米等主要谷物的产量平均下降了6%至10%。嘉士伯研究所表示:“大麦是啤酒行业的重要原料,也是全球粮食安全的基础。利用这一基因将有助于培育耐旱耐热品种,从而提高产量稳定性。”
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植物》上,嘉士伯已将研究结果开源,供全球农业研究机构使用。该研究所计划继续开展将该基因应用于其他谷物(如小麦和玉米)的实验,并计划与发展中国家合作,推广气候适应型农业技术。
自2015年以来,嘉士伯一直致力于“零农业损失”项目,投资于支持农民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可持续的原材料采购。这项发现是这些努力的延伸,被认为是企业通过科学研究直接应对气候危机的典范。
专家们将这一成就视为“民营企业在食品安全领域取得的创新”。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植物学家安德斯•尼尔森教授表示:“在气候危机之中酿造出一品脱啤酒的能力,象征着人类保护整个粮食系统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