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诚信兴商、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网友天地 >> 内容

凭什么研究啤酒可以获诺贝尔奖,而研究白酒却不能当院士?

时间:2022-10-10 12:10:00

凭什么研究啤酒可以获诺贝尔奖,而研究白酒却不能当中国院士?

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化学家卡罗琳•贝尔托西(Carolyn Bertozzi)、丹麦化学家摩顿•梅尔达尔(Morten Meldal)和美国化学家卡尔•巴里•夏普莱斯(K.Barry Sharpless),以表彰他们对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发展作出的贡献。

可能你会吐槽说,诺贝尔化学奖和酒有啥子关系,这也来蹭热度?

请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整个嘉士伯集团向摩顿表示热烈祝贺!

“整个嘉士伯集团向摩顿表示热烈祝贺。”得知摩顿荣获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后,世界著名的啤酒生产销售企业——嘉士伯集团沸腾了。

嘉士伯实验室副总裁Birgitte Skadhauge说:“对于前同事摩顿荣获诺贝尔化学奖,我们感到无比自豪。摩顿总是非常有远见,他在点击化学方面的工作是嘉士伯实验室悠久的开创性科学传统的一部分。”

原来,现为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教授的摩顿•梅尔达尔曾于1988年至2011年在嘉士伯实验室工作了20多年,其具有开创性的诺奖获奖研究就是在嘉士伯实验室任职期间启动的。

嘉士伯实验室由嘉士伯集团创始人J.C.雅各布森于1875年创立,他认为要追求酿造工艺的完美,需要了解啤酒背后的化学原理和生物知识。摩顿•梅尔达尔的研究是与嘉士伯实验室有关的又一科研里程碑。此前,嘉士伯实验室培育出了最早的纯种啤酒酵母,并发明了pH值测量方法。

谁能把白酒微生物研究透了,他能拿诺贝尔奖!

“有意思了。啤酒可以获诺贝尔奖,白酒却不能当院士。”在看到这一消息后,江小白集团前副总裁刘鹏在微信群朋友圈转发并如此评论。

去年,茅台集团总工程师王莉女士被贵州省科协提名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曾在社会上引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议论。

质疑者的主要观点是:白酒行业是一个古老的行业,这样的传统行业没有什么科技含量,也就不可能出科学家。

此言差矣,谁说传统产业就没有科技含量?中国微生物学先驱陈騊声早就说过,“如果有谁能把白酒的微生物研究透了,他能拿诺贝尔奖。”

其实,此前中国酿酒界也曾出过院士,他就是我国现代工业微生物学的开拓者和应用现代微生物学研究传统发酵产品的先驱者之一、著名酿酒专家方心芳,他在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方心芳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曾经指出:“对于不同香型白酒的研究,从化学分析方面做工作,当然重要,但其结果还只能解释现象,对已产出的产品质量加以检测。如果能和微生物的代谢研究结合起来,我们控制产品质量的自由就会要大得多。”

为此,方心芳建议轻工业部“出面组织一两个课题,吸收化学分析、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方面的同志参加,从现在开始做起来,将来可以取得突破性成绩”。

方心芳的这一观点与嘉士伯集团创始人J.C.雅各布森“追求酿造工艺的完美,需要了解啤酒背后的化学原理和生物知识”的认识有着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

由此,我进而联想到今年7月份,青海春天曾大手笔聘请199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穆拉德和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瓦谢尔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出任听花酒首席科学家,当时也在行业内引起广泛的争议。

争议的关键之处其实也是对白酒这一传统产业的误读:传统行业需不需要现代科技?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我在《拉大旗做虎皮?还是佐证“壮阳神功”?听花酒一下拉来两位“诺贝尔”,这是要下一盘什么大棋?》一文中就旗帜鲜明地指出:

如果两位来自国外的“大神”不是仅仅来“出席公司相关的公务活动”为听花酒充门面,而是真的将“诺贝尔奖的成果应用于酒的研究,在工艺与酒体风味、风味与人体感知等领域,展开系统解析研究”,那无疑于中国白酒的一大幸事。

如今,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颁发给许多国民进行了一次科普教育:传统行业一样需要现代科技,传统行业也一样会产生科学大家!

作者:刘震东 来源:收藏醉美的日子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中国国际啤酒网(www.beerw.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Copyright Reserved 2008-2028 中国国际啤酒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07018202号

    投稿邮箱:beerxh@sina.com 投诉邮箱:beerxh@126.com 业务邮箱:beerxh@163.com

    QQ:296090069在线交流  QQ:1102858064在线交流

    鲁ICP备07018202号
  • 执行时间:431.641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