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诚信兴商、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网友天地 >> 内容

武松与青岛啤酒的故事

时间:2018-1-12 20:49:30

话说武松打虎,为民除害。一战成名震江湖,“天下谁人不识君”。尽管李逵大叫:“世人不公,爷爷俺一人杀死四只老虎,为什么名气没有武松大?”但众人对李逵的冤枉都不理会,人们更关心的是:“武松打虎以前,连喝了十八碗酒,到底是什么酒,能使一个男人打死一只老虎?这种酒现在还有没有,有的话在哪里?”这成为一个民间话题,不断地有人在议论,在研究。

街头,一堆退休老汉。

有人说:“村酒呗。小说里已经说得明白。”

又问:“村酒是什么酒?”

“白酒啊。就是后来的景阳冈酒啊。”

有人说:“不对,若是白酒,武松能喝得了十八碗吗?”

“老土,武松是谁,英雄啊!英雄还有做不到的事吗?邱少云能忍住烈火焚身一动不动,江竹筠面对特务扎向十指的竹签子,坚强不屈,黄继光、刘胡兰……”

有人说:“我看是米酒,也许是老酒……”

只有一人,微微一笑:“错了,你们都错了。俗话说得好,预知打虎事,须问梁山人。”

众人惊讶:“梁山人?莫非你是梁山后人?”

“然也,我乃梁山登州府的某某好汉第N代传人。事情是这样的……”

一语既出,满座皆惊。人们静静地听他说下去。

我的老祖宗说:“武松的‘三碗不过冈’,那前三碗确实是村酒,也就是白酒。要不,武松当时就大叫:‘这酒好生有气力。好酒!’第三碗到第六碗则是米酒。劲头比白酒小。后来,武松还要喝,主人家怕他喝醉了,就偷梁换柱,给他上了麦酒。反正此时的武松也喝不出是白酒,是米酒,还是麦酒。”

打虎成功后,县官当晚设宴,犒劳武松,并任命武松做了阳谷县的都头。武松打虎得福,高兴万分。但是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虽然平时自己酒量也不小,但是若说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连喝十八碗,是断然不可能的。武松感觉,打虎之时,力量陡增,超出平常,简直是如有神助。

于是,一待县衙公事告一段落,武松便借看望哥哥的名义,再次来到了景阳冈酒店。

店主人看见武松来了,知道是打虎英雄来了,赶忙作揖,口中连连有词:“恭喜英雄,打虎成功!今日再次光顾小店,不知有何指教?”

武松说:“我除了前来道谢,还有一事不明,请店家告知。”然后是如此这般,说明困惑。

店家主人微微一笑:“客官,实不相瞒,那日老朽怕你喝醉,最后给你上的十二碗酒全是麦酒。因为山上老虎连续害人,我就想出了这个招数,凡是喝了三碗之后还要继续再喝的客官,就给他们先上米酒,再上麦酒。一是满足愿望,二是降低酒力,三是增加体力。”

武松问:‘啥是麦酒,俺怎么没听说过?“

店家主人说:“这是杜康造酒之后,杜康的孙子又造出的新酒。秘方在民间广为流传。这酒有酒味,劲头小,酒量大的人喝多了也不醉。”

武松想起来了,怪不得那日喝酒时,感觉酒香异常,又顺口,又解馋,越喝越想喝。而且,见到老虎时,头脑清醒,浑身充满了力量。原来是麦酒的功力啊。

武松说:“既有如此秘方,为何不推广开来,让天下好酒之人,都能喝上这样的美酒?”

店家主人说:“好汉有所不知,只因酿造这酒要用大麦,现在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哪里舍得用大麦去造酒啊。所以……”

武松说:“敢烦店家,能把秘方告诉我吗?将来我有空闲,就广种大麦,酿成麦酒,日日痛饮,天天大醉,岂不快活?”

店家主人说:“这有何不可?反正这秘方民间很多人都知道,反正留着这秘方我们也没有那么多大麦来做酒,不如送给官家的人。不过,恐怕你也没有那么多大麦用来酿酒。”于是,店家把麦酒的制作过程,告诉了武松。

后来,武松在快活林也喝到了麦酒,口感比景阳冈小酒店里的麦酒要好。在张都监家的鸳鸯楼上也喝到过麦酒,口感比快活林里那些酒家的麦酒还要好。

武松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他也能悟出一个道理:民不聊生源于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啊!像张都监这样的贪官,他家里自酿的麦酒酒香醇厚,那是因为他家里有很多上好的大麦啊。

后来,武松上了梁山,得空把这秘方告诉了朱富,朱富是酒店专家,见多识广,造酒颇多。于是,征得宋公明哥哥同意,他就在梁山附近广开土地,多种大麦。加上梁山各行各业人才济济,因此造啤酒的各种辅料总能搞到。朱富按照秘方很快就制作出麦酒。大家熟知的梁山好汉的“大碗喝酒”,其实喝的就是麦酒。

梁山好汉大多好酒,甚至嗜酒如命。他们经常偷偷地到朱富的酒坊里蹭酒喝,为了喝酒也帮助朱富干了很多制作麦酒的活计。因此,一来二去,很多人就学会了麦酒的制作方法。

后来,不知哪位梁山好汉,也就是前边那位说话人的祖宗,在梁山败落后,亡命天涯,流落四方,辗转千里,回到登州。然而,家里已是人去屋空,连一个亲人也没有了。他只好在此流落他乡。先是来到古城即墨,喝到了即墨老酒。

一开始他认为这就是麦酒,可是很快就打听清楚了,这是米酒,当地人叫作老酒。老酒虽好,但是他不会酿制。最后一路向南,落脚在崂山脚下,这里山清水秀,山泉特好,最适宜制作麦酒。更况这里北临平原,大麦丰产,有制作麦酒的原料。于是,他定居下来,制作麦酒维持生计。一传十,十传百,这就很快就打开了市场,在当地传扬开来,百姓都说:“好酒,好酒,比白酒顺口,比米酒增力。”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一晃就是几百年。

到了1903年,德国人在青岛建了啤酒公司。青岛人才知道,原来外国人也喝麦酒。喝麦酒就喝麦酒吧,他们竟然不叫麦酒叫啤酒。真是咄咄怪事。

自然,德国人也知道啤酒在中国已有相当广泛的民间基础。他们也征求中国民众的意见,及时调整制作方法。再加上青岛啤酒公司不断改革创新,于是,青岛啤酒才逐渐大放异彩。

只可惜,把麦酒发扬光大的武松,后来先是被朝廷招安,然后随宋江南征方腊,从此告别了大碗喝麦酒的快乐生涯。

据传,征方腊时,武松在混战中被方腊砍掉了一只胳膊,这激发了武松的斗志,用另一只胳膊打得方腊难以招架,并且用锁喉手把方腊死死擒住。所以民间就有了武松“单臂擒方腊”一说。在回归途中,武松看破了招安骗局,读懂了朝廷阴谋,拒绝回朝封官受赏,自愿在杭州六和塔出家。

从此,不知道打虎英雄武松在六和塔有否空闲,有否心情,有否体力,可曾在附近广种大麦,酿成麦酒,与同在六和塔出家的好弟兄花和尚鲁智深日日痛饮,天天大醉,快乐无极,终其一生?一代英雄,天愿如此。

只是这啤酒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富裕,却在民间大行其道。几乎到了“无啤不成宴”的地步,人们还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作“液体面包”。青岛啤酒更是扬名中华,“甲冠天下”。不信你看看一年一度的青岛国际啤酒节的盛况,那真是酒客济济,人满为患;人人举杯,个个欢笑;以酒为友,增进友谊;碰杯干杯,拉近距离。谈笑间达成合作意向,豪饮中做成生意签单。

奉劝豪饮诸君,别忘了:武松才是啤酒的传承人。

作者:张所新 来源:中国国际啤酒网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中国国际啤酒网(www.beerw.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Copyright Reserved 2008-2028 中国国际啤酒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07018202号

    投稿邮箱:beerxh@sina.com 投诉邮箱:beerxh@126.com 业务邮箱:beerxh@163.com

    QQ:296090069在线交流  QQ:1102858064在线交流

    鲁ICP备07018202号
  • 执行时间:574.219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