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宁:百威雪津四十年把“福建味道”酿进“世界酒杯”
【中国国际啤酒网】8月12日电 近日,百威中国东南事业部总裁及百威雪津啤酒有限公司总裁陈宁在百威雪津工厂四十周年活动期间接受记者专访,讲述企业扎根福建莆田,从“本土制造”到“国际共荣”的成长故事。
百威中国东南事业部总裁及百威雪津啤酒有限公司总裁陈宁
乘改革东风创发展速度
百威雪津的发展始于改革开放的机遇。陈宁介绍,1985年,莆田啤酒厂(雪津工厂前身)在原轻工部、莆田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启动建设。“爱拼才会赢!当时没人想到,18个月就能建成投产。”陈宁说。此后,工厂历经七轮技改扩建,截至2021年年底,产能已从初期3万吨提升至200万吨。从1999年推出首瓶冰啤,到建成国际品牌精酿工厂,企业先后入选工信部“绿色工厂”“重点用水企业、园区水效领跑者”“无废企业”典型案例,持续的技术革新让百威雪津走上发展“快车道”。
融国际资源拓本土优势
谈及2006年与百威集团的战略合作,陈宁表示,国际化不是替代本土基因,而是双向赋能。依托全球资源,工厂自2015年启动迁建项目,引入智能制造与绿色生产体系,打造现代化生产基地。“从原料采购到包装出厂,我们构建了覆盖全流程的智能管理系统,5G网络、人工智能技术已深度融入每个环节。”陈宁表示,这样的升级不仅提升了效率,更推动了绿色低碳转型。“我们始终相信,只有坚持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得更稳。”
2022年投产的莆田精酿工厂,是本土智慧与国际视野融合的代表。“这里不仅生产‘鹅岛’等国际知名精酿品牌,更结合福建文化特色开发本土产品。”陈宁告诉记者,工厂将福建大红袍、龙岩橙汁等特色农产品融入研发,既为当地农户开辟销路,也成为传播本土风味的创新平台。“我们坚持‘本土+国际’路径,让全球品牌扎根中国,也让中国创造走向世界。”
树产业新风促产城融合
陈宁介绍,百威雪津始终聚焦啤酒产业发展,助力莆田市产城融合发展。一方面,企业以啤酒为核心,吸引包装、物流等30余家配套企业落地,驱动产业链集聚,形成食品制造特色园区;另一方面,企业创新“啤酒+”生态,打造精酿餐厅、啤酒博物馆、啤酒节等城市IP,推动旅游与夜间经济发展。“我们在新厂区投建了啤酒博物馆,把餐厅设在精酿啤酒工厂里,让工厂从‘生产车间’变身‘文化地标’,吸引游客参观体验。”陈宁表示,未来,企业将持续整合全球资源、深耕本土市场,以智能化、绿色化技术引领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