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打法和“血洗”方案撬不开市场
y市场是a品牌经营多年的市场,距离a总部不足100公里,消费习惯已经根深蒂固,终端市场有着“没有a啤酒不开店”的说法。a在y市的年销量为2万吨,市场占有率达90%。
2006年,b公司在距离y市场150公里处建设的20万吨新厂已经开张一年,可惟独在y市一直雷打不动,没能落地生根。
这是b总部严令拿下的市场。从传统角度来说,中规中矩的做法就是找经销商、谈判、压货、二批铺货、终端铺货、促销活动、陈列奖励……仅靠这些常规动作能撬开y市场的大门吗?
难!原因是:
1.a在y市场上设有两个一批,各经销一个主品类。他们经营a产品多年,感情深厚,在当地也有着较强的人脉关系,他们的二批客户也鞍前马后多年。b品牌甚至很难找到能与a品牌一批商抗衡的客户,策反a品牌的一批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2.该省的啤酒市场竞争充分,且经历多次洗牌换庄,惟独a品牌在y市场上是奇迹般地保持着垄断地位。a品牌显然是大小市场战役都经历过的,对这些常规攻击手段已经具有相当的免疫力。
3.从a品牌的市场操作套路上能看得出来,a品牌人员老化,营销观念并不先进,它靠什么能盘踞区域多年的呢?靠的是a品牌浓浓的“匪气”:做市场出手狠辣,是不要命的主!
那就再换一条攻击思路!
b公司的区域经理陈杰刚刚到任时,公司内一位战友就对他建议:y市场好干啊,既然公司确定要拿下,你跟总部多打几次报告,多搞几次促销,直接把y市“血洗”了吧!
陈杰认为,强攻同样不是最好的选择!
若促销过大,必然会遭到a品牌的拼死抵抗,最后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而b品牌作为新上市的产品,急攻之下未必会占到便宜,还可能冲击到其他周边市场,这样不仅会损害公司利益,还可能有被总部“杀头”的危险!
一个个进攻方案被否定了。从哪里找到突破口?
主攻思路:乱而取之
为此,陈杰多次“走地头”之后,搜集到了a品牌的以下特点:
1.a企业依然是传统的渠道代理制,有着严重的渠道依赖症,所有市场促销全部是通过经销商来执行的,基本上是企业批准——经销商垫付——费用由业务代表报总部报销。
2.a品牌的两家一批商相处并不和睦,前几年因为争夺市场版图而大打出手,最后a被迫改为分品类经营。
3.两家一批商从去年开始都在减少直供店,逐步转交给手下32家分销商控制。也就是说,原来的两只老虎,现在变成了32只猫。
4.其中一家一批商的老板对房地产生意兴趣正浓,将啤酒业务交由内弟管理,送货车辆则承包给了自己的业务人员,他只提取利润。
5.a企业在y市场上仅有一名业代,主要负责与公司联络、帐务处理等,在宾馆打麻将是他当前最主要的工作。
……
经过对a品牌剥笋式的分析,陈杰的思路似乎逐渐清晰起来了:既然对手不是铁板一块,何不攻其必救之地,迫使对手应招?他相信,对手在不断应招、拆招的过程中,一定会露出更多破绽,那时方能确定在何时何地完成致命一击。
现在陈杰寻思的是,斗牛士的红斗篷在哪里?
轻松入场:苦于对手不出招
2006年10月,b品牌在县城选择经销商,瘸子里面挑将军,达成了5个。陈杰同时派驻了5名线路管理人员,建立分支机构。
对渠道的管理,陈杰在初期重点强调:专区、专营、终端配送要绝对唯一性。即5家经销商划区经营,每个片区对应一个经销商和一名公司的业代,经销商只能在自己的片区里配送b产品(专营为期一年,公司给予补贴)。
经过划区划路线、前期扫街、终端分类等工作之后,陈杰的工作开始层层推进了。
线路拜访:客情撒网式铺开。
为了使业代尽快熟悉市场,初步开展专业线路拜访。
动作要求:不做铺货,只做门贴与pop的张贴;为线路人员配备部分小礼品,以便与终端关键人物形成客情。
核查重点:客情推进工作。
陈杰根据终端分级管理标准,对应线路手册,做出业代的拜访率达标要求、终端客情推进方法和标准(早会演练),同时根据“关键人员”在不同类别终端和“分级管理”中的阶段性作用,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
比如:c类店以夫妻店居多,通常是老板负责厨房、老板娘负责吧台,他们是“关键人员”,他们对产品的进入或产品流转速度都有选择权或决定权,那么,c类店的客情考核中,不仅考核老板(娘)是否知晓业代的姓名、配送商经销权、拜访周期等,还要考核他们对于产品价格、促销消息的理解等。当然,a、b店内部分工较细,所以客情工作要推进到吧台、库管、采购、财务等。
铺货大练兵。
b产品的出货价格为18元/件(每件九瓶),终端价格为酒店3元/瓶,超市2元/瓶。铺货开展的是小促销小坎级铺货(重点针对餐饮终端),设立铺货目标及专案:
1.线路人员每天的定单数量为两个,高出部分奖励;经销商每天的铺货目标是5个,超出部分奖励。奖励标准根据铺货难度制订,如b类店的铺货奖励高于小超市两倍。
2.对线路业代进行每日排名,3周后根据排名进行奖罚。前两名在奖励休假的基础上进行物质奖励;经销商第一名则增加1%的返点。
到12月底,经过一番啃骨头式的铺货,铺货率达到了57%,超出了原计划。
b品牌本轮铺货的主要意图在于练兵,同时根据铺货后的流转情况,适当筛选优秀终端,以便于为旺季选择主要战场。
对于b品牌的以上举动,a品牌认为b产品单价太高,很难推进,加之冬天正是淡季,b产品的单店铺货量很小、走量也很小,所以a品牌没有防范。
产品亮相:市场冷淡。
进入2007年1月份,b品牌开始了如下动作:
1.利用pop、价格标签等做价格告知,酒店3元/瓶。并开始在吧台、货架等做陈列,由线路业代负责理货,且尽量贴近、压制a品牌的终端表现。
2.在城区的52家火锅店做摆桌赠送活动,每个周末赠送火锅店一定数量的品尝酒。
3.线路业代对餐饮终端的关键人物反复进行利润宣导:本品18元/件进店,每瓶零售价为3元,单瓶利润为1元,加上促销,单瓶利润达到了1.2元。而a产品的每件进店价为15元,每瓶零售价为2元,单瓶利润仅为0.3元。何况,我们每周拜访一次,会和酒店保持及时沟通。
4.申请总部特通组支持,在5个大超市做本品全品类堆头,重点突出价格告之。
通过以上活动,本品流转并没有大的起色,终端的一致反应是:比a产品贵,不好卖。
a公司的业务员到市场走访,看到酒店里的b品牌空酒瓶很少,悬着的心放下了,并且心生暗喜:b产品不仅卖不动,还将成为过期产品!
对手依然没有出手,陈杰的压力也在日益增加。这样下去,他很难找到市场的突破口。
第一轮攻击:寻找对手几丝破绽
往痛处捅一下。
07年3月,陈杰再次出手。这一次他将切入点选在了啤酒销量较好的酒店(b类店),更是a品牌不敢大意的酒店。
b产品针对271家b类店,推行20件/组的铺货,每组在正常促销的基础上,开始做协议有偿摆桌:约定在酒店每桌上摆放4瓶b产品,月底每桌赠送4瓶。
由于线路业代与终端形成了基础客情,加上双重促销的诱惑,7天内b产品在b类店中的铺货率达到了60%,城区的酒店内开始四处闪现着b产品的影子。其中,y市的美食一条街上的23家酒店,有19家开展了摆桌活动。在其他生动化动作的辅助下,b产品第一次以全新的形象大面积地闯入了消费者的视线中。
a品牌感觉到了风头,于是也在酒店抢夺摆桌,意图阻击b品牌的活动影响力。但是,由于a品牌没有线路人员,所以只得发动渠道商配合:为经销商提供一个月500家摆桌促销用酒(月底每桌同样赠送4瓶)。
a企业万万没有想到,正是这次平平常常的阻击动作,暴露出了如下问题:
1.a的经销商贪图小便宜,只执行了约260家,其他被经销商截留。
2.由于a没能做全部酒店上促销,没有获得摆桌奖励那些酒店开始提意见。
3.a品牌摆桌促销活动全部是由一批、二批执行,不但签订的协议五花八门,而且促销信息经过口口相传也变了样,最后奖励或无法兑现或缺斤短两,导致有没有吃到肉的终端都有一肚子牢骚。
a品牌的本次促销不仅没有执行到位,而且兑现过程中也出现了大面积客诉。这一事件暴露出a品牌在市场管理上的漏洞是,管理滞后、雾里看花、神智不清。
对手的一丝破绽,让陈杰看到了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