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爱酒,亦如女人爱华衣美服。不同的是,女人追求的是美丽,男人找的是感觉。犹记得我第一次喝酒的情景。高一时,周末返校,被家住附近村子里的同学喊去帮忙打麦子,打完麦子已是晚饭时分,备好的饭菜摆在院子里,还有几捆啤酒,同去的五六个同学围成一桌。少年喝酒似乎无师自通。酒似火焰,点燃了青春的荷尔蒙,大家兴奋异常,频频碰杯,荡起的酒花飞溅出青春的洒脱和快意。初夏的夜晚清清爽爽,月上中天,依旧酒兴不减。记不得喝了几瓶酒,站起来时已是头重脚轻、摇摇晃晃,入肠的酒似乎又要跑出来。
那天晚上没有回校,在同学家凑合一夜。夜半醒来又睡去,感觉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恍恍惚惚。天亮起来,对着镜子,似乎是一张变形的脸,忙喊人来看,换来同学的几句取笑。
大学时,室友或同在一个城市的高中同学经常在周末聚一聚,街边的饭馆,三五人,酒总是少不了的。两口酒下肚,坦诚得恨不得掏心掏肺,友情的酒似乎千杯不醉,异乡的天空也变得亲切可爱起来。
工作后的几年里,虽不善饮,却好酒场。那时年轻,喜欢热闹,喜欢七八人、十余人一起推杯换盏、把酒言欢的氛围。许是年轻的时候都有深深的孤独感,一个人太过于落寞。许是年轻的时候有太多的激情,需要去燃烧、去释放。而年轻人聚在一起,举杯痛饮,畅所欲言,激情四溢,互相慰藉着孤独和寂寞。彼时喝酒,真真喝出了李白“烹牛宰羊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畅快,喝出了“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豪气。
年过而立之后,心绪日渐沉稳,每遇酒场,酒渐少,话亦渐少。不再率性而为,酩酊大醉。举杯的热烈和张扬随着年龄增长慢慢退去。后来不太喜欢人多的喧闹,如若喝酒,三两知己为宜,寻一小酒馆,最好凭窗而坐。若是白天,窗外人行车往,若是夜晚,楼宇灯光烁烁,与星月相映。慢慢喝,慢慢聊,俗世烟火中浅斟慢饮,低语相诉,醉亦何妨?
细品慢酌中,却渐渐品出酒的好来,“三杯渐觉纷华远,一斗都浇块磊平。”一杯酒,说国事;两杯酒,聊工作;三杯酒,叹人生。看开看淡,便没有了忧愁纷扰。平心静气,与酒同醉,物我两忘,亦是乐事。
若是寒冷之时更好,“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诗中的融融暖意和恬静安详就在眼前。雪花酒上灭,顿觉夜寒无。酒可抵御人生的寒冷,人生之美好莫过如此。
少年时喜欢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中的浪漫的气息让人迷恋,待读到“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一下子陶醉了,想象着都是那么美好。但也有些不解:一个人喝酒会那么有兴致吗?
没想到的是,近几年,我也常好晚饭时小酌一杯。虽独酌却不贪杯,所谓“花开半妍 酒饮微醺”,微醺是上限。酒后凭窗,感觉最妙。聆听蝉鸣蟀吟,看星望月观万家灯火,于繁华中觅一分宁静,也算自得其乐。但在他人眼中,与众饮酒,似是正常,一人独酌,是为好酒者。也有一段时间,端杯时心有惴惴。举目四顾,好酒者又何其多也?再想想李白,以此自我安慰,便也坦然了,算是精神上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