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啤酒网

乌苏啤酒与幼稚的喝酒观

时间:2019-8-12 21:19:43

我喝过乌苏啤酒。不好喝,这便是我关于这款啤酒全部的评价。

其实我觉得一款啤酒不好喝,没什么好说的。像乌苏一样不好喝, 或者是比它更难喝的啤酒,国内有之,国外也有之。乌苏啤酒,就是新疆地区的乌苏市产的啤酒,和南京的金陵啤酒、广州的珠江啤酒等等没有什么区别,是地域性极强的啤酒,考虑到新疆地区常年没有文化输出,它应该只能在本地流行,最终逃不过被大型啤酒集团兼并的命运。(没错,就像我刚才说的那两个啤酒厂一样,而我的老家是芜湖,本土的大江啤酒已经成为历史。)

但就是这款本应该只在新疆地区流行的地域啤酒,这两年却火了。甚至被冠上了“夺命大乌苏”的名号。

为啥子叫“夺命大乌苏”呢?因为这啤酒跟其他啤酒比起来,醉得更快,很多人在撸串的时候大喝乌苏,一不留神就被“放倒”了。所以就有这样的名号。

可乌苏啤酒的酒精度也并没有鹤立鸡群,容易醉是为啥?我们知道,啤酒是需要靠酵母发酵得到酒精的,可酵母可不会完全听命于我们。为了让发酵过程稳定、高效,不产出我们不想要的副产物(对,我说的就是甲醇、乙二醇、丙醇等这些产物,在酿酒学上这些统称为杂醇),严格控制发酵时的温度、时间、发酵麦汁的酸碱等等参数都是非常必要的。虽然我们不能完全保证这些东西不会出现在成品啤酒中,但不仅是国家标准还是每个酒厂的工艺目标,都是尽可能地减少这些产物在啤酒里的份量。

和乙醇不同,人们对甲醇在内的其他杂醇十分敏感,尽管中毒的样子和乙醇很接近,但实际上是杂醇会让人醉得更快。没错,乌苏啤酒是因为酿造水平偏低,相较于其他啤酒杂醇更多,这便是它更容易醉,成为所谓“夺命大乌苏”的原因。而真论及口味,这款“乌苏啤酒”也毫无亮点可言。

其实我无意贬低乌苏啤酒,就像文章之前开头说的,比它好喝的多了去,比它难喝的也多了去。甚至就像大家一直了解的那样,作为一个从业者,我的店子甚至不销售啤酒,完完全全的“与女无瓜”。但说这些为的是个啥?

乌苏啤酒为何走红?就因为它“放倒”人比较快吗?

人喝酒,要么是功能性的,要么是欣赏性的。如果是功能性的,论及“什么酒能在安全范围内最有效地让人进入微醺状态”,我首推高品质的伏特加。贵不过超市百余块一瓶的斯米诺黑牌,一斤半40度,不管你是兑还是纯喝(如果你兑果汁,甚至可以买红牌,便宜得很),晕得快稳准狠,高品质的蒸馏和过滤工艺让你口不干舌不燥,第二天起床又是条好汉。

要么,就是欣赏性的,你爱啤酒,就不说那些花花绿绿容易踩雷的精酿,老牌的德国、比利时啤酒哪一款不是扛把子?不是啤酒界的“身经百战,见得多了”?倘若不局限于啤酒,那好喝的太多了,多到总有一款适合你。

实际上,我们很快就能明白,大众热衷于“夺命大乌苏”,真正的目的并非啤酒的口味,而是它的功效:不知不觉地让人醉。

小时候我便领教过中国式劝酒的威力,时至今日,我也屡见不鲜,工作在酒吧街区的我,每日的呕吐物已然是常态。

就像初中生才需要用多余的酒精来证明自己一样。大多数中国人对酒的理解还停留在幼稚的层面。

官场与应酬的局面并不会出现大乌苏,而在我的店里,最常见的点单要求也是朋友起哄般的“让他回不了家”或“让他倒下”这样的内容。

我是个酒贩子,没错,就是你们嘴里那些“高端”的酒贩子。

在我自己的店里,单一麦芽一字排开,各种小产区葡萄酒都呆在酒柜里等着有缘人开启它们。我一直以来以“帮助大家喝好一点,喝少一点”为己任。

但说实在的,倘若在这么一个起哄且幼稚的基调下。我们到底如何去引导客户了解酒类世界的美好与丰富,恐怕是在缘木求鱼。

倘若我们的喝酒观,还停留在“生命之水”、“夺命大乌苏”、“失身酒”这样的爆款身上的时候。我们天天挂在口上的引导顾客、消费升级显然不过是批了层皮的市场竞争罢了。

到底,我们和在迪厅拿假芝华士兑康师傅绿茶的营销小伙子们,又有什么区别呢?就因为你手上抓的是Macallan,是Yamazaki, 是Chateau Beychevelle或者用Hendrick's制作的黄瓜金汤力吗?


  • 上一篇:雪花啤酒,还能勇闯天涯吗?
  • 下一篇:现在啤酒瓶口的“铝箔纸”为啥没有了?